皮革手作如何挑選「縫線」?材質、粗細、價格、配色、車縫手縫差異懶人包

你好,我是吳軒皮革老師。

縫線」是皮件作品是否美觀、精緻的一大重點,而選擇線材的學問,自然也不少囉。

本文為各位解析「縫線」的差異,讓你在購買、挑選線材時有所依據。

請點擊下方目錄查看章節喔~

如對手縫技法、步驟、如何起針收針有疑問,歡迎參考我的這篇文章:「手縫技法步驟詳解。含穿線、雙針縫線、無痕收針、手縫線推薦」



不管是自己在家DIY皮革手作、或者到百貨公司買精品名牌包,各種款式設計、工藝技法可以說是百花齊放。

你會慢慢發現,皮革製品沒有制式的標準、各家門派風格也都不一樣。鞋子包包這種生活用品,更多是來自個人審美、流行趨勢、風格喜好……等美觀要素去挑選款式。

今天的主題「縫線」也是如此。

換句話說,皮革縫線不像是救難隊員的垂降繩,有其功能性的嚴格要求。只要能符合縫製的基本需求,其實有許多種款式可以選擇。

多種皮革縫線,自然也沒有絕對的好壞,比較屬於「搭配起來順眼,你看得喜歡」就可以了。

以下我整理了多款常見的皮革線材,祝你在其中,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款式~

在皮革手縫中,麻線可以算是最精緻、高端的選擇。在愛馬仕的手縫皮件裡,都是用法薩琳麻線進行製作。 ( 法國的麻線品牌 )

麻線的優點在於它的硬度高、韌性強、具有較低的彈力與延展性。

隨著製作過程中,每次拉緊縫線的力道、入針角度的些微差異,會造成線跡的不一致,這在手工製作中是很正常的。而線材本身硬度與韌性的支撐,則可以減緩上述不工整的情況。

低彈力與延展性,則方便你用較小的力量拉緊固定。使其不易因為大力拉緊或施力不均,讓線材隨著皮革陷入或浮凸。

如此一來,線跡看上去比較工整,皮件自然就精緻了。

麻線也具有較強的立體感,能夠跟皮面產生對比搭配,算是比較符合現代流行審美的選擇。

麻線本身也有缺點,不過目前都有解方。

一是天然材質的麻線,收針時無法用打火機燒結:需要透過技法藏好線頭。( 本文有教學 )

二是麻線需要過蠟或樹脂,否則易起毛:需要買一塊線蠟自行處理,或者購買已過蠟的款式。

三是價格較其他線材高:不過一個皮件能用你多少線?不過就二三十塊錢嘛,想想也還好~

總而言之,麻線是我在手縫時私心偏愛的類型。如果你沒有使用過,去縫縫看大概就能理解我在說什麼了XD

部分皮革材料行,會自行分裝一小袋麻線,可以買少量來試用看看,整捲的商品則可以參考「這裡」


尼龍線是皮革車縫時的主流選擇,市面上大多數的皮包,都是以尼龍線車縫而成。它的色彩飽和、光澤對比高,所以跟皮面搭配時,會有比較強的對比效果。

尼龍線比麻線更加柔軟、滑順、有彈性。相對於手縫來說,更適合在針車上進行穩定、高速的縫製。

尼龍線價格便宜,且因工廠大量使用,市面上品項的顏色、粗細選擇較多。但在手工縫製時,少了機械加工的穩定度,可能會有過軟、過滑、拉不緊、不整齊的缺點存在

所以尼龍線雖然在車縫上廣泛運用,但比較不是手縫時的主流線材,在一般皮革手作材料行較少看到。


邦迪線 ( Bonded thread ) 這種品類,指得是用樹脂、膠水將纖維加以黏合的高強度線材。

通常是用聚酯纖維 ( Polyester、滌綸 ) 或者尼龍纖維 ( Nylon、錦綸 ) 製成。除了上述單一材料外,當然也可以依比例用不同材料做混紡。

總而言之,不論哪種材質,只要有「黏合」這件事,就可以將其歸類於邦迪線。 “Bonded” 這個字本身就是黏合的意思。

邦迪線有極強的耐磨性、韌性、與抗延展力,甚至防水防霉、耐酸鹼、抗腐蝕、抗紫外線。各種跟強度有關的,邦迪線的表現都很好。

如此高強度的邦迪線,通常應用於降落傘、風帆、潛水衣、運動器材、皮製家具、安全氣囊……等需要有極大瞬間拉力、耐用性、防斷裂的場合。一般的皮革手作,其實是不需要使用到邦迪線的。( 當然,要用也可以啦,就是貴了點且無感的升級XD )

開頭講的麻線與尼龍線,其實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皮件的縫製需求了。


扁線的最大特色,是外觀呈現扁平狀,含蠟量也較高,表面偶有白白的蠟痕。

一般的圓柱狀縫線,是以數股線加捻、扭轉而成,概念上像是「擰毛巾」,透過扭力而使纖維產生強度。

扁線之所以是扁平狀,則是因為它是由外部進行環狀編織而成,概念上像是編織一條中空的繩子。( 這種織法稱為走馬編織,線的正式名稱也稱為走馬線 )

所以當這條繩子拉直、拉緊時,中間空心處沒有材料支撐,便會坍塌成扁平狀。其形類似於水槽的濾網、或者去市場買水果的網套,它們平放時就是寬寬扁扁的。

這種扁線 ( 走馬線 ) ,材料通常是聚酯纖維,多應用於鞋類的製作,所以也稱做大底線。由於其扁平、不會凸起於皮面,所以在長時間使用下的耐用性、抗磨性會更好。

而在皮革手作上,當然也是可以用的。扁線呈現比較文青、復古的手作風格。比較適合植鞣革、皮雕、手縫皮件、走職人雅痞路線的款式做使用。

而新潮的鉻鞣皮包、流行精品、名牌包等,就與扁線的風格較不相容,所以此類商品也較少使用扁線。


終於介紹到一款是用皮革做的線了~

常見的皮線有兩種類型:

一是用鹿皮、袋鼠皮、牛皮等高韌度皮革,用類似於「蚊香」的方式裁切而成。概念上就是分切固定寬度的皮革條,呈扁平狀。

二是將較厚皮革送進模具進行切削,直接分條出各種管徑的皮繩,成圓柱狀。粗的可以當提把内芯、細的可以當掛繩或編織成手環。

一般來說,皮線不是縫製皮件作品的主要用線。皮線較常應用在特定類型或局部的裝飾用途,像是美式、哈雷粗曠風、印地安、日本等民俗風格的皮件上。

由於皮線較粗、型態也與一般縫線不同,所以需要另外準備較粗的斬具、以及專門的皮針。

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格,也不妨多多嘗試、探索看看~


SP線的英文為 “Spun Polyester”,表面有短纖維的毛絨,並呈現像是棉線般的觸感,不過實際上是由聚酯纖維 polyester 所製成的。

SP線是最普遍的縫紉用線,廣泛應用於成衣、服裝、布料、拼布等物品的車手縫場合。

這種類似綿線的毛絨效果,與皮革的飽滿、俐落的風格較不匹配,會呈現一種廉價感。多數人更偏好尼龍線,更立體的色彩與光澤。

製作皮包時,SP線可以在內裡、口袋、等布料車縫時做使用


在線材的製造過程中,其實也有許多變化可以玩。

例如前面提到的邦迪線,是把線材纖維做黏合的產品;也能把膠絲、異材質做混紡編織,讓質地更硬、不易散開。

而跟皮革手作比較有關的,其實就是上蠟這件事。

一般來說,尼龍線纖維較長、起毛較少、色牢度高,在本身已足夠滑順的狀態下,是不需要上蠟的而在麻線、或其他短纖維的縫線上,起毛較多,則需要上蠟,讓表面更加滑順、有光澤。

如此一來,製作時縫線較不易與皮革纖維過度摩擦,能更加順暢穿過斬孔、並保護縫線;並且外層由於有了蠟的覆蓋,也較不容易在使用過程中分岔、起毛球,間接增加了縫線的耐久度。


上蠟的方式分兩種,也就是自己上工廠幫你上

自己上:如果你買的是未上過蠟的麻線,就需要再去買一塊線蠟,回家後自行手工上蠟。線蠟偏軟,為介於肥皂與膏狀之間的材質。把線繃緊,在蠟上面拉扯沾附 1~2 次即可。

工廠幫你上:就是工廠在製線時直接上好蠟。成品蠟線的優點是便宜、省事、效果好。

畢竟你再怎麼上,也沒有人家工廠做的均勻一致,多買材料、多做動作、效果卻更差,又是何苦呢 XD。所以即便手工上蠟的方式並不難,我個人還是偏好直接買成品蠟線。

總之,以上兩種方式都可行,就供你一併參考囉~


好,上面我已經介紹了許多線材的知識,我們繼續進入到號數規格的部分。

記得一開始說的觀念嗎?規格沒有標準答案,更多是根據實際情況,自己進行的獨立審美判斷。但如果力求完美到位,那在做粗曠的哈雷機車包時,自然就不會用女性手提包的粉色細線。( 多奇怪啊! XD )

以下整理了車縫與手縫時的常用規格供你參考,但請不要死記硬背,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喔!

這邊使用車縫最主流的尼龍線做說明。

尼龍線的規格通常以號數表示,例如 #5、#10、#30 ,號數的數字越小,則線徑越粗。

在一般的皮件、皮包的車縫中,我們會使用 #20 號的尼龍線做為上線, #30 做為裝入梭子的下線。( 也就是上線會略粗於下線 )

這麼做可以讓內側線跡比較平整、不浮凸,並且下線不易因為梭殼結構,而產生不必要的摩擦;不同的風格、不同大小的款式,當然也會搭配不同號數線徑的縫線規格。

以下表格是各種線徑的常用範圍:

號數大約線徑針距搭配類型常見用途
#50.4mm4~5針 / 1英吋極粗極厚料、功能性袋包或用具
#100.3mm5~6針 / 1英吋較大型的皮包、皮具、皮箱,或者家具
#200.25mm7針 / 1英吋中等大小的流行皮包、皮夾、皮件
#300.2mm8針 / 1英吋車縫搭配的下線,或者錶帶等小皮件
#400.15mm10針 / 1英吋較細皮鞋、休閒鞋的車縫
本表僅供參考,線徑略粗略細、針距略大略小,都可依喜好做調整。

在手縫時,縫線會是職人或手作玩家講究的重點之一。

除了大家會有自己慣用的斬具與線材之外,線跡的緊緻度、工整性,也會凸顯出製作者的風格與魅力。所以一般來說,手縫線的線徑會比車縫線來的粗,用以增加線跡在作品上的視覺占比

這部分也包含個人審美與風格文化的差異。同樣的線,可能法國人覺得太粗、日本人覺得太細 XD

所以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只要是你認真觀察過、根據喜好所做出的選擇、並且自己看得順眼,那就可以了

上圖是用 0.42mm 的麻線縫製的,由上而下,分別搭配了 3.38mm法斬、3.85mm法斬、4.0mm菱斬。

以我自己來說,我較喜歡像這樣子偏細的手縫麻線,大約介於 0.40~0.45的範圍。我認為這樣較有流行、精巧、工整的感覺;而去取代粗線中,較為沉穩、復古、臃腫的效果。

以下提供法國名牌法薩琳麻線的官方規格,大家也可以以此標準做為參考。

Fil Au Chinois 法薩琳麻線常用規格

產品編號大約線徑斬具搭配類型常見用途
#3320.77mm4.0mm 以上法斬極粗皮帶、皮製用具、裝飾線跡
#4320.63mm3.85mm 以上法斬皮包
#5320.57mm3.38 ~ 3.85mm 法斬皮夾、皮包
#6320.51mm3.0 ~ 3.38mm 法斬皮夾、零錢包、證件套等小物
#8320.42mm2.7 ~ 3.38mm 法斬偏細錶帶、卡夾、皮夾內裡
本表僅供參考,線徑略粗略細、斬具略大略小,都可依喜好做調整。

縫線顏色沒有嚴格的要求,基本上哪個順眼用哪個。不過像是這種較為細節、工藝感強的部位,如果用到了合適的顏色,還是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
所以儘管什麼色的線都可以縫,但為了展現你的審美、做出自己的風格,這個部分還是需要講究的

以下分享一些主流、常見的搭配方法,並分析一下他們各自的效果,讓你在初期有個參考:

這是盡量讓縫線不要那麼明顯的設計。

如你想要凸顯皮革面料、五金配飾等其他重點,而想要忽略縫線的細節的話,可以用像這樣的設計。

當然,初期實在縫得很醜也可以用。 ( 喂!XD )


此方式是用黑白灰等無彩色線,搭配有顏色的皮。

因為無彩色與各種顏色都易於相容,此種搭配是最安全、最保守、泛用性最高的配色設計。

整體來說會具有比較經典、穩重、工藝感的氛圍。


利用同色系的深淺對比做的配色,例如:淺咖皮配深咖線、淺藍皮配深藍線。

可以呈現比較協調、多層次、具有整體感的效果。

不過也要同時注意,縫線以及皮革質地之間的搭配。二者能相互交融,作品才會有渾然天成的感覺喔~


同樣是做出對比,但此設計是利用不同色相的差異。例如:白色皮配紅線、黑色皮配藍線。

這種做法風格強烈,更加吸睛、搶眼。如果想強化縫線細節,做為視覺上的主角,那互補色是最有效的選擇。

互補色要注意顏色之間的對比關係,最好對色彩學、美感有一定程度的認知,算是需要謹慎使用、較難拿捏的處理方式。

我們熟知的 LV 包包,皮革縫線處就是用植鞣革配黃線的對比,形成強烈的反差。


我個人覺得不好看XD

如果這是你根據喜好,精心編排下的選擇,我會鼓勵你追求自己的理想。( 手作DIY而已,搞那麼嚴肅幹嘛? )

此類縫線較常用於植鞣革、手工皮件……等。


附表是市面上最主流、常用的的縫線類型。我將相近的用途與規格擺在一起對比,讓你對價格範圍有較清晰的概念。

在最後,我用一個皮夾做為基準,簡單計算做一個皮件,要花多少錢在縫線上。

品項法薩琳麻線橋印麻線推薦品牌麻線
品牌法國法薩琳日本橋印吳軒團購
用途建議手縫手縫手縫
是否上蠟已上蠟未上蠟已上蠟
號數規格632
約0.51mm
20/3
約0.55mm
0.42mm
每卷長度285公尺200公尺150公尺
每卷價格 ( 台幣 )$900$550$280
每公尺價格 ( 台幣 )$3.16
/ 公尺
$2.75
/ 公尺
$1.86
/ 公尺
皮夾縫線估價$18.96
/ 每個皮夾
$16.5
/ 每個皮夾
$11.16
/ 每個皮夾
備註不需上蠟需另加上手工上蠟的攤提費用不需上蠟
註:上述皮夾縫線估價以製作所需約 6 公尺做計算。

透過上述表格可以發現:縫線的種類再多、名牌線再怎麼貴,縫在作品上的長度不過就幾十塊

一捲線一兩百公尺的,買一捲回去足夠你縫 30 個皮夾、或 15 個包。用到最後你會發現,真的很少有一捲線,是被你從頭到尾用完的。

所以買線的時候,千萬要理性消費 XD

以下挑選重點,相當於本篇文章的總結,請參考:

  1. 不要求大捲、線多,由小包裝開始嘗試
  2. 多嘗試不同種類,找到自己的喜好風格
  3. 根據你的作品大小,選擇合適的線徑粗細
  4. 承上,也要通盤考慮斬具規格與皮革種類
  5. 常用的黑白、深咖米色線可以常備
  6. 偶爾搭配使用的黃紅藍線,則可以多想想
  7. 如是無上蠟的線,則需要多買一塊線蠟

相信閱讀本篇文章到這裡,你已經對皮革縫線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。

如果你也想購買皮革手縫用的麻線,我自然會推薦我的自有品牌,也就是上述表格的最末項:「手縫專用已過蠟純麻線 0.42mm / 150公尺 共14色」

這組是我自己嘗試過各種線材,多方測試比較後,認為品質較好、高 C/P 值的選擇。如果有興趣,歡迎至我的「購物商城」參考看看囉!

產品特色:

  • 線的粗細為0.42mm,適用於一般皮革小物、皮夾、皮包
  • 建議搭配3.38mm~3.85mm的法斬與4.0mm的菱斬,略大略小當然也可以
  • 已統一工整上蠟,不需另外買線蠟手工操作
  • 純麻材質無法燒結,需手工打結收線
  • 縫完後可用面槌敲平,使線跡更加一致、工整


▍常見問題 FAQ

常見的縫線材質包括麻線、尼龍線、邦迪線、扁線、皮線和SP線。

其中,麻線因其高硬度與韌性,常被用於高端手縫皮件;尼龍線則因柔軟且色彩飽和,適合機器車縫。

麻線硬度高、彈性低,適合手縫,能提供工整的線跡;

尼龍線較柔軟、有彈性,適合機器車縫,但在手縫時可能因過滑而難以拉緊。

扁線呈扁平狀,含蠟量高,表面有白色蠟痕,適合文青、復古風格的手作皮件,如植鞣革、皮雕等。

SP線為聚酯纖維製成,表面有短纖維毛絨,觸感類似棉線,常用於成衣、布料等。

在皮革手作中,因其與皮革風格不是很搭配,所以較少使用。通常只會在內裡布料的車縫上使用。

上蠟方式有兩種:自行上蠟和購買已上蠟的成品線。自行上蠟需使用線蠟,將線繃緊,在蠟上拉扯1~2次即可。

個人推薦直接購買工廠已經上好蠟的蠟線,穩定、方便、質感好。


這邊打個小廣告 ^_^

「皮友俱樂部」是吳軒老師推出的訂閱服務

內容包含:

  • 每月皮件課程 & 版型下載
  • 老師原創皮革月刊、知識文章
  • 即期品出清五折優惠資格
  • 皮友專屬商店(特殊工具材料)
  • 額外課程優惠、免運券、免費福袋

共 12 項福利,費用僅需 $159/月 起!

詳細資訊,請點選上圖,或 點我了解更多


「吳軒」的個人頭像
文章作者 / 本站站長

吳 軒

來自台灣,2012 開始接觸皮革,從此走上皮包與創作之路
早期接受皮包訂製,經營 Youtube 皮革頻道 & Facebook 粉絲專頁
近年重心轉往顧問教學、手作工具材料開發、皮藝專欄作家、線上課程
經營「皮友俱樂部」推廣皮革,希望將手作的美好分享給大家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標記為 * 的為必填字段

購物車
滾動到頂部
吳軒

吳軒

請透過下方連結與我們的客服聯絡喔!

吳軒
您好!
我是吳軒老師的小編,我能協助你什麼嗎?
聯絡我們 >>
chat 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