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吳軒皮革老師。
剛接觸皮革手作的人,一般都是從材料包、或者現成的版型,開始製作作品。
而如果你不再滿足於這些現成款式、想要進入下一階段、甚至自己開工作室,那就會需要掌握設計與打版的能力,以開始自己的創作之路。
我本身自 2012 開始學習打版,已有十多年以上的皮件、皮包打版經驗;這數年間的版型課程教學也有近數千名的學員。
這篇文章我將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解析什麼是皮革版型、有哪些常見打版方法,以及如何開始學習。
希望能藉由我的自己經驗,幫助你找到正確的起點。

▍皮件 / 皮包版型是什麼?
簡單來說:版型就是用來裁皮的樣板,是一片片的精準紙片。
版型包含每張皮片的形狀、尺寸、邊緣縫份該留多少、還有各種的定位標記、甚至製作方式。
你會把版型紙片放在皮面上描線、裁切,之後就可以用這些皮片加以製作、縫製。
換句話說,版型畫得好不好,對於一個皮件 / 袋包的最終樣貌,影響是非常大的。
「版型」和「設計圖」不一樣:
- 設計圖:是一張總體概念圖,記錄你的想法、造型、尺寸與結構細節,是靈感構想的總結
- 版型:是把設計圖拆成一片片實際可用的紙樣,每一片版型只對應成品的一個部位
請參考下圖,左側是設計圖,右側就是拆解出來的版型

▍為什麼學會打版很重要?
一旦你完全不會打版,你的選擇就會非常有限——
只能照著別人已經做好的現成款式,或依賴材料包去製作皮革作品。
這樣的情況下,你幾乎沒有辦法修改或微調任何細節,更別說創作屬於自己的原創款式了。
而有了打版能力,一切就不同了。
你可以自行調整比例、修改細節、增減功能,而不必依賴他人的現有設計。
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踏進皮革世界的大門:不再只是照著別人的圖紙「體驗手作」,而是開始用自己的想法去「創作」。
有了打版能力,你才能去創造、揮灑、展現個人風格、甚至成立自己的品牌。
這是從興趣階段,邁向專業創作的重要轉折點。

▍開發原創作品的流程
一款皮包/皮件的開發,大多遵循「設計 → 打版 → 打樣」的流程。
▎設計
天馬行空的發想、思考、構思,再將你的靈感歸納繪製成「設計圖」。
這部分還包含:款式的組成結構、大小尺寸、皮料厚度、五金種類、造型輪廓等等。
重點在於:要透過圖片把各項細節溝通清楚,讓自己與合作者有共同的畫面,這便是設計師的職責所在。
▎打版
版師拿到設計圖後,會把它拆分成一片片的「版型」。
除了要把設計圖上感性的線條,轉化成理性、對稱、精準的實際尺寸外,還需要理解各項製作細節。
像是:預留的縫份、要折邊的位置、該削薄的部位……等等,都要在版型上交代清楚。
這樣才能讓下一步的樣品師,做出最終的成品。
▎打樣
初次版型做好後,當然還沒結束囉,接下來還要做出「 樣品」。
樣品師會用材質相近的材料、合成皮、瑕疵皮先行試作,並加以驗證最終效果。
首次的「初樣」通常不會直接過關,例如袋蓋可能太緊、五金位置差一點、側片弧度不順……這些小地方都要回頭微調。

於是「樣品師→打版師→設計師」之間,將會來回好幾次。
一起溝通、修版型、改設計、換材料、各持己見互相吵架 (haha),直到最終樣品符合理想狀態。
很累對吧?我甚至都還沒告訴你——
自己做品牌的話,很可能要一人要身兼多職,同時是設計師、版師、樣品師。(有沒有想到就頭痛XD~~)
而當你確認樣品沒問題後,開發才算正式完成。這套版型就可以讓你未來往復製作、持續使用了。
版型就像是一個產品製造配方,也是各大精品名牌間的珍貴資產、商業機密。
這都是專業人士們的辛苦結晶呀!

▍打版所需的三大技能
要製作出合格、可實際製作出成品的的版型,以下三個面向可以說是缺一不可:
▎立體結構的組成方式
我們在打版時,不會永遠只做平面的杯墊、證件套;更多時候,你面對的是皮夾、拉鍊夾、手拿包,甚至是大型包款。
這些有著長、寬、高的物件,就像是骰子般、有六個面的立方體。
你如何將這顆骰子,拆分成多個平面的皮片?這就是結構組成的邏輯所在。
而不同包型有不同的結構拆分方式,例如:T 底包、圓底包、波士頓包等,都有自己獨特的裁片組成方式。
在設計、打版前,你得先理解這些皮片是怎麼拆分的,才能把你的想法,轉換成真正可製作的版型。

▎不同縫法的預留份量
不同的縫法、以及邊緣處理方式,會直接影響版型邊緣的尺寸。
例如縫合時,可以選擇車反、對縫、搭縫、加管條、夾拉鍊……;邊緣處理則有磨邊、折邊、包邊、法式滾邊、塗邊油等多種做法。
每一種製作技法,都會在版型上帶來明顯的尺寸差異。
在同一個皮包結構下(例如同是波士頓包),這些技法可以自由搭配組合——但前提是,你必須先清楚成品要怎麼做。
如果還沒決定製作方式,就急著打版,那麼最後的版型很可能尺寸不符、無法銜接。
製作時不是卡住、歪斜、就是會有多餘的份量、無法縫合,等於前功盡棄。

▎皮件版型的繪製技法
當立體結構與縫法份量都確定後,接下來的任務,就是繪製版型的技術。
有了扎實的繪製技法,才能讓你把腦中的構想,精準無誤的轉化為紙上的版型。
如果你畫得歪歪扭扭、不夠對稱、比例沒有美感,那也會大大影響最後成品的效果。
在下一個章節,我會和你詳細介紹幾種常見的打版方法,分別是:「十字打版」、「方格紙打版」、「電腦打版」。
並比較它們的差異與適用情境,讓你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
▍皮件打版的三大流派
▎十字打版
使用空白、沒有任何標記的厚卡紙,先割出水平與垂直、像是十字座標的基準線;
再依靠對折、割線、鏡像的方式,藉由中央對稱軸,把尺寸準確地延展出去。
在我的「皮友每月課程」的預告影片中,都會看到我示範這個打版動作,那就是十字打版。(如下方影片 0:09 處)
▎方格紙打版
使用印有現成方格線的製圖用紙,直接藉由數格子的方式決定尺寸。
例如:要做一個 7*12 的卡夾,那就是橫向數 7 格、直向數 12 格,然後裁切下來當成版型。
▎電腦打版
使用向量繪圖軟體,在電腦上繪製數位版型。
產業界會用專門的皮包製版軟體,再搭配裁版機輸出版型;
業餘玩家則通常使用 Illustrator、AutoCAD…等繪圖軟體,然後自行列印、切割。

▍三大打版流派的優缺點
▎十字打版的優缺點
相比於直接拿尺規在紙張上繪製,十字打版有更好的精準度與複製能力。
你可以想像:如果讓你用尺畫個 10*10 cm 的正方形 (沿著四個邊依序畫出 10cm 的線段),最後一個邊,多半很難剛剛好接回去。
因為人不像機器,透過手工製作,一定會存在些許的誤差。
不要小看它的影響,在越小的皮件上,有個 0.2cm 的誤差,就足以讓你的最終成品歪斜、不對稱。
而十字打版法,一開始就建立了對稱軸。
幫助你利用鏡像對稱的幾何特性,再透過對稱點相連的方式,減少繪製誤差。
並且,通常超過八成的皮件版型是左右對稱、甚至上下左右都對稱。
一旦有了中央精準的軸心,你在繪製垂直、平行線段時,都會有精準參照、不容易畫歪。

尤其是:當你要製作像上圖這樣的 弧線造型 時,十字打版就發揮了它 複製能力 的最大優勢。
你可以想像一下:要讓你徒手畫出兩段完全相同、水平翻轉的弧線,會有多麼困難?
而在十字打版時,你只需要畫出其中一邊的弧線,再藉由中央對稱軸 對折、鏡像 到對面,兩邊就能完全一致。
要說十字打版的缺點嘛~就只有入門難度較高。
如果你本來就不熟悉中央基準線的用法,一開始會覺得「步驟很多、方向錯亂」。
而一旦你熟練後,你會發現這個技法可以大大的減少誤差的累積。
這也是為什麼 產業界、專業的皮包打版師,清一色是使用十字技法來打版。
※想學習十字打版嗎?請 < 點我了解 >

▎方格紙打版的優缺點
方格紙有一個致命缺點:「弧線對稱做不出來」。
看看上圖的複雜款式 (這是我用十字打版做的),如果你用方格紙要怎麼畫?
這些大量的弧線、零碎的版型、還有包包的腰身,根本沒辦法畫啊!
如同前文所述,你描繪好其中一側的弧線後,你需要將它「複製到對面」才能成為完整的版型。
但由於方格紙打版,一開始並不會建立十字基準線,而是畫完才對折,此時就會產生偏移;
如果你每塊版型都有一點偏移,那這種幾十張版型的款式,誤差堆疊到最後就會天差地遠了。
況且,你既然早晚都要對折複製了,何不一開始就用十字打版呢?
方格紙的唯一優點,大概就只有 簡單好上手。
由於紙張上已經有現成的格線,你只要數格子、照著裁切就行。
但……就只限於一些比較方正的東西,像是下面這種輪廓你就做不了了。
(範例圖轉載自 Pinterest )

▎電腦打版的優缺點
電腦打版的好處是 尺寸精準、修改快速、複製方便。
適合大量生產、標準化的產品;或是將成熟的手工版型數位化、方便傳輸檔案、跨廠協作。
但缺點也很明顯:
- 沒有切板機時,最後還是得用手裁,那何必多此一舉?
- 列印出來的圖紙沒有十字線,無法對折後雙邊同時裁切,更容易有誤差
- 簡單的版型,手工打一打同樣很快,用電腦一來一回,反而花了更多時間
- 需要額外學習軟體操作,對入門者是一道額外門檻
- 不規則弧線的「美感」,較難透過電腦繪製,反而手繪更自然
因此,對大多數手作愛好者、創業者來說,電腦打版並非必需。
我建議你先打好手工基礎,有數位化需求時,再進階學習電腦打版,才是更有效率的做法。
(你們看我提供的每月免費版型,我不也是手繪、之後再掃描嗎?~~)

▍三種打版方式哪個好?
看到這邊的同學,大概也知道我支持什麼做法了XD
如果是以專業皮包製作的角度來看,十字打版幾乎是標配。
它的對稱精準度高、可複製性強、誤差小,不論是單顆製作還是量產,都能兼顧效率與品質。
方格紙打版雖然容易上手,但侷限很大。
能做的多半是方正、直線比例多的款式,一旦遇到複雜弧線或高精度的結構,很快就會卡關。
它比較像是業餘玩家的方便工具,而非專業的工作流程。
至於電腦打版,它無法取代手工,而是延伸手工。
如果你本身就有電繪技能,簡單用電腦畫一畫,也就罷了;但如果是新手,反而容易被各種限制拖慢腳步。
我建議在你手工打版有一定程度後,才適合再延伸學習電腦打版,這樣會是比較扎實、有效的學習路徑。

▍推薦去哪裡學習皮革打版
如果你看到這裡,認同我對於皮革打版的觀點與理解、並想開始動手學習繪製版型。
那我當然會推薦我自己的課程給你參考囉!
皮革打版是一個較複雜、深奧的學問,我將「版型課程」拆分成三部曲線上課程,分別是:
你完全不需要有製圖基礎,只要跟著這套系統課程,就能一步步學會皮革打版這門工藝。
這堂「皮革版型」課程,在這幾年內我已經累積將近千位學員,並收到無數的的真實反饋。
也因為有這些回饋,我一直在濃縮、優化內容,確保它真的能幫到正在學的人。
課程頁面裡有免費試看的章節,歡迎你先去逛逛看看!
完整三部曲課程,濃縮了我十多年的經驗,價格不到萬元,卻能幫你省下自己亂摸索的時間,少走很多彎路。
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一起加入皮革自由創作者的行列!
▍我的結論
打版不是一個單純的繪圖步驟,而是把設計圖變成皮件的「關鍵工序」。
版型,會直接決定你作品的質感與可能性。停留在現成版型或材料包,能發揮的空間會比較有限;
如果你希望把皮革玩出更高的層次,我會建議你嘗試自己打版,可以調整比例、改造結構、設計獨一無二的細節。
當你能從無到有打出自己的版型,你就真正踏進了「創作」的領域。
在這段創作的路上我收穫到很多,有了更多不同的視野,希望這篇文章的分享,有幫助你找到心中的答案。
下次見啦!